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讲:“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。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”
南怀瑾对这两句话,是这样理解的:多数事情,不需要我们再去加上自己的意见,它本身就已经注解得很明白了。事物都有对立面,有反对才有新的启发,才有进步。
对人对事,从客观方面看,也从正反两面看,思维就会全面,逆着、顺着都会很通透。
而大部分的人,习惯从自己的站位看问题,从而造成了思维和行动的狭隘性。
真正厉害的人,却常常反着来,你是玩不过他的。
图片
01
在远古时代,人们只能够通过采集的方式,从大自然中获取小麦。
采集小麦,也不是那么容易,可能因为麦穗太熟,开裂了,就无法获取;也收到天气的影响,导致小麦没有什么收获。
人们开始研究,如何驯化小麦。
不断从麦穗中,选择不容易开裂和掉落的种子,不断打造适合小麦成长的土地,还给小麦施肥浇水等。
一步一步,小麦成为了我们的主食。
赫拉利在《人类简史》中提出一个问题,究竟是人类驯化了小麦,还是小麦驯化了人类?结果就是,小麦的培育把我们人类给驯化了。
小麦在被人驯化的过程中,大面积地繁殖,占有自然空间。
人们为了得到小麦,养成了按照时令去播种的习惯;人们的胃,也被小麦驯服了,大家吃小麦很舒服,吃别的食物就不那么舒服了。
我们还想办法保护小麦,从而小麦变成了植物界的“贵族”。
同样,我们想办法驯化的狗。
驯化狗的过程,就是靠“奖励”。比方说,狗帮人捡起远处的东西,于是主人给狗一块骨头。
狗终于成为了人类的忠实伙伴,带来了很多的快乐,也看家护院。
但狗的存在,让人们有很多的麻烦,特别是在城里。
爱狗的人,给狗买食物,就怕狗生病,热了,冷了,于是人被狗的生活习惯,牵着鼻子走。
讨厌狗的人,也不得不在有狗的地方生活,骂骂咧咧。
由此可见,我们和周围的事物,都存在作用力,也不能忽视反作用力。
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,那就陷入了狭隘思维的套路,常常困住自己,生活迷茫。
图片
02
大名鼎鼎的哲学家庄子,演绎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。
有一天,楚王派人去请庄子做官。
庄子正在河边钓鱼,听到使者的汇报,也没有回头看一眼,只提了一个问题:“你愿意做被人供奉起来的乌龟,还是在泥地中爬来爬去的乌龟?”
使者说:“当然是爬来爬去的乌龟。”
是的,会爬的乌龟是活的,成为贡品的乌龟是死的。人都是喜欢活着。
使者回答之后,顿时就懂了,庄子拒绝做官。做官,就是被人供奉起来的乌龟一样,没有自由,生死都被君王掌控了。
从人的欲望出发,人都喜欢做官。庄子换了一个方向,从人追求自由来看,做官就没有什么稀罕了。
庄子还说过很多“反着来”的话。
“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”生死面前,不要演绎什么不离不弃,还是各自逃命要紧。
“以火救火,以水救水。”大火烧山的时候,如果我们提前烧出一条隔离带,可以救火;大水冲过来的时候,形成新的渠道,我们把渠道修好,水患就不见了。
“忿设无由,巧言偏辞。”喜欢讲道理的人,往往是不知道理的人;多说话的人,不是什么厉害的人,安静的人才厉害。
做人,若是可以顾及彼处,也能想到彼处。这样的人,不会被人拿捏,能够从各种复杂的局面,走出来。
鲁迅读了庄子的文章,感慨:“其文则汪洋捭阖,仪态万方,晚周诸子之作,莫能先也。”
捭阖,就是指“能开能关、能纵能横、能进能退”。
正面来,反面也能来的人,你怎么和他争斗,一眼就被他看穿,主动权就在他手里了。
图片
03
对于普通人来说,如何借用“反着来”的思维,让自己脱颖而出,不被当下困住呢?
要相信,世上没有绝路,只有绝望的人。当一个人有路可走的时候,是不会绝望的。而现实告诉我们,任何情况下,都有路。
关于赚钱:把利他当利己。
穷苦的时候,放下自私,反而去帮助他人。可以得到他人的认可,也会积累人脉,遇到贵人。你越帮助他人,赚钱越容易。
关于人生:把结局当开始。
每一件事的结束,是另一件事的开始,或者是事情进一步发展的开始。
比方说,找到对象,就是结婚的开始;结婚,就是育儿的开始。
关于读书:把行动当成学习。
纸上学来终觉浅。我们要把学到的东西,用起来,那就真正读懂了一本书,一个道理。
永远不做言语上的高人,行动上的矮子。而是反过来,行动最积极,言语迟缓。
关于社交:把自渡当他渡。
社交的本质是希望他人帮助自己,而社交的出发点,却是把自己做大做强。
有一位著名投资家说:“要朝前想,更要学会往后看。”
千万不要进入思维的死胡同,你只要回头,那就是千千万万条路。
所有困住你的东西,都是挡住了你的去路,从来没有堵住你的来路。你只是在来路上的某个路口,搞错了而已。
人生如戏,看台前是观众,看幕后是演员,能够控制台前幕后的人,最有本事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网上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